电影免费观看电视剧大全在线/免费av大全/国语自产少妇精品视频蜜乱/一区日韩在线 - 2014天堂网

非金融類上市公司成A股“主引擎” 看“國家隊”一季度最新動向!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編者按: 2017年年報數據顯示,實體經濟公司已取代金融類公司成為A股業績增長的“主引擎”。截至4月26日,共有3142家上市公司披露2017年報,營收總額同比增長17.03%(可比口徑,下同),凈利潤總額同比增長20.93%;其中,非金融類公司的凈利潤增幅更高,達38.37%。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4月26日下午,已經有1734家公司披露了2018年一季報,其中1169家上市公司的一季報凈利實現了同比增長,占已經披露一季報上市公司數量的67.42%。

  2017年業績增幅近四成 非金融類上市公司成A股“主引擎”

  2017年年報數據顯示,實體經濟公司已取代金融類公司成為A股業績增長的“主引擎”。截至4月26日,共有3142家上市公司披露2017年報,營收總額同比增長17.03%(可比口徑,下同),凈利潤總額同比增長20.93%;其中,非金融類公司的凈利潤增幅更高,達38.37%。

  上述3142家公司去年共實現營收35.61萬億元,增長17.03%;凈利潤總額3.145萬億元,增長20.93%。其中,盈利公司有2985家,虧損157家,盈利公司比例較上年有所上升。

  分行業看,采掘、鋼鐵、有色金屬等傳統周期性行業熬過了多年的低潮期,逆襲登上盈利增幅榜前三,2017年度凈利潤增幅分別為1167%、396%、127%,成為供給側改革顯效的標志。就營收增長排序,電子行業以34.91%的營收增幅名列第一,在進口替代和需求拉動的雙重作用下,行業成長空間凸顯。

  2017年,A股市場趨向價值投資,業績成色成為股價的重要支撐。與此同時,一批百億利潤“新銳”脫穎而出。招商蛇口、萬華化學、廣汽集團、陜西煤業2017年對應凈利潤分別高達122億元、111億元、108億元和104億元,成為A股公司高質量發展的“新代言”。

  個股方面,基本每股收益排名前十的公司依次是:貴州茅臺、中國平安、格力電器、*ST鳳凰、洋河股份、大商股份、飛天誠信、春秋航空、葵花藥業、片仔癀。凈資產收益率排名前十的公司依次是:賢成礦業、保變電氣、安信信托、游族網絡、廣生堂、天神娛樂、廣譽遠、聯絡互動、深中華A、印紀傳媒。

  國有大型企業增長顯著,中小型創業類公司成長動力不減。統計顯示,2017年度,中小板、創業板的營業收入分別增長26.01%和30.35%。與年報披露收官同步,2018年一季報也應在4月底完成披露。目前,共有2303家公司發布了一季報,營業利潤總額和凈利潤總額同比增長分別為13.81%和23.96%。其中,中小板和創業板的營收增幅為24.68%和26.46%,凈利潤增幅分別為15.12%和37.26%。

  在過往業績外,更具前瞻性的數據當屬半年報預告。記者注意到,傳統產業的改革成效,以及芯片鋰電等戰略新興產業的創新突破,有望構成上半年業績增長的“雙極”。

  截至4月24日,有324家A股公司發布上半年業績預告,預喜比例超過74%(包括預增、略增、扭虧等)。其中,鋼鐵、有色金屬、化工三大行業預增比例仍然居前,顯示供給側改革效果得到延續。

  在新興產業領域,芯片半導體和鋰電池產業鏈相關公司業績增長動力強勁。不少半導體產業鏈公司在進口替代上取得了突破,駛入成長快車道。同時,新能源車和鋰電池產業、北斗導航及5G產業的相關公司業績增速也較明顯。

  【相關新聞】

  據上證報資訊統計,2017年度,A股上市公司累計分紅總額已達10380億元(含當年季報、半年報分紅,年報尚未披露完畢,后續還將增加),逐年遞增;同時,滬深兩市年報擬推高送轉的公司僅60家,較2016年度驟減逾七成,已連降兩年。

  3500余家上市公司中,年凈利突破百億者僅約1%,堪稱金字塔尖。其中,除了金融板塊和“兩桶油”,那些能成功跨越百億業績門檻的實業類公司,不僅會收獲投資者的贊美,更向市場遞出了一張閃亮名片——無需贅言和修飾,其行業地位、競爭能力和經營質量皆一目了然。

  據上證報資訊統計,已經公布2017年年報或業績快報的集成電路行業公司,逾六成2017年實現盈利并業績同比增長,近三成盈利同比增長超過50%。國產集成電路公司呈現盈利與技術雙突破的良好局面,行業開始步入快速成長期。

  A股市場猶如一塊試金石,尤其自2017年以來,隨著資金構成、監管氛圍的轉變,一些私募、牛散陸續被打回原形,傳統投資套路紛紛失靈。但也有少數明星私募,憑借著獨到精準的選股模式與前瞻眼光,在變幻莫測的市場行情中斬獲了可觀的投資收益。

  2017年年報披露即將收官,截至目前,有2家上市公司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審計報告;11家上市公司被出具“保留意見”審計報告;48家上市公司被出具“帶強調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但這不是最后的格局。

  2017年四季度以來,股價跌幅超過30%的A股公司逾700家,占比達20%。其中,有長期陰跌不止的,也有斷崖式“閃崩”的。股價波動的原因難以一一透析。但通過2017年年報及2018年一季報股東榜的“十張臉孔”的變化,可以探尋主力資金出沒的軌跡,減小踩雷概率。

“國家隊”最新動向在此!搬個小板凳,看看匯金、證金一季度都買了哪些股票?

  上市公司的2018年一季報正在如火如荼地披露。

  證券時報數據中心提供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4月26日下午,已經有1734家公司披露了2018年一季報,其中1169家上市公司的一季報凈利實現了同比增長,占已經披露一季報上市公司數量的67.42%。

  31家公司一季報凈利逾10億元

  在1169家2018年一季報業績出現上漲的公司當中,當代明誠的業績增幅最大,達到21197.04%。其次分別是林州重機、新研股份、京運通和華凱創意。

  在一季報業績下滑的上市公司當中,云南旅游、凱文教育和*ST信通等公司業績下滑幅度排名居前。其中,云南旅游2018年一季度虧損2088萬元,上年同期虧損59.7萬元;凱文教育2018年一季度虧損3011萬元,上年同期則是盈利119萬元;*ST信通2018年一季度虧損1.16億元,上年同期盈利753萬元。

  統計數據顯示,在已經披露2018年一季報的上市公司當中,有31家公司的一季報凈利超過10億元,來自銀行和鋼鐵行業的上市公司分別為4家。興業銀行在今年一季度賺取的凈利潤最多,達到176.55億元,這也是目前為止唯一一家一季報凈利逾百億元的上市公司。不過,興業銀行的凈利增速并不是很高,只有4.94%。

  除了興業銀行之外,平安銀行、南京銀行和成都銀行的2018年一季報凈利分別為65.95億元、28.86億元和10.32億元,凈利增速分別是6.13%、17.61%和20.45%。2018年一季報凈利超過10億元的4家鋼鐵類上市公司分別是鞍鋼股份、太鋼不銹、馬鋼股份和南鋼股份,實現凈利分別是15.9億元、14.61億元、14.17億元和10.08億元。

  在已經披露一季報的上市公司當中,有12家公司的一季度凈利虧損幅度超過億元。例如,冀東水泥、漳澤電力、金隅集團的虧損額度分別是4.86億元、3.43億元和2.12億元。

  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在2017年年報普遍向好的背景下,一些周期性類上市公司的一季報整體上依然保持增長態度。例如,22家已經披露2018年一季報的鋼鐵類上市公司全部實現盈利,除河鋼股份之外其他公司凈利增速均保持了增長。16家披露2018年一季報的煤炭類上市公司無一出現虧損,不過有3家公司的凈利潤增速出現了同比負增長。

  國家隊的動向

  以證金公司、中央匯金為代表的“國家隊”的動向一直都備受關注。證券時報數據中心提供的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一季度,證金公司出現在121家上市公司的股東名單當中。

  其中,證金公司持有的國電電力股份數最量最多,達到9.63億股。持有中國核電、興業銀行的股份數量也分別達到7.63億股和6.49億股。

  今年一季度,在證金公司現身的121家公司當中,中油資本、恒順眾昇、南京醫藥、中金環境、廈門鎢業、立訊精密和陜西煤業等7家公司系證金公司在2018年一季度新進前十大股東或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

  23

  與此同時,證金公司在今年一季度還退出了金發科技、網宿科技、愛爾眼科、濟川藥業、漳澤電力和博雅生物等6家公司的前十大股東或前十大流通股股東的名單。

  24

  需要指出的是,雖然證金公司退出上述公司的前十大股東或流通股東名單,但是并不意味著證金公司就一定是進行了減持。以博雅生物為例,證金以司在2017年四季度新進成為博雅生物第十大流通股股東,持股數量為186.63萬股。博雅生物的2018年一季報顯示,其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的介入門檻為317萬股,這意味著即便證金公司沒有進行減持,也不可能躋身博雅生物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

  回頭再看中央匯金。中央匯金現身459家上市公司的一季報當中,持有的中國聯通股份數量最多,達到2.88億股。除此之外,中央匯金持有的京東方A、平安銀行等10家公司的股份數量也都在1億股以上。

  在中央匯金現身的459家上市公司當中,有18家公司是今年一季度新進,這其中就包括長園集團、創業環保等。另外,在網宿科技、浩云科技等22家上市公司的一季報當中,已經不見中央匯金的身影。

  25

  值得一提的是,網宿科技的2018年一季報顯示,中央匯金和證金公司已經雙雙退出公司的前十股東名單和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