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免费观看电视剧大全在线/免费av大全/国语自产少妇精品视频蜜乱/一区日韩在线 - 2014天堂网

百億級私募半年調研路:67只個股被反復踩點 近七成實現上漲

來源:財經資訊

新聞摘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今年上半年滬指跌宕起伏,白馬股走牛,經過大浪淘沙的百億級私募又有什么樣的動作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十大知名百億級私募的調研路徑發現,今年上半年,他們最青睞的就是中小板和電子行業,其中不乏投資經理等高級別的人員前往調研;更有67只個股被這些百億級私募反復調研。   當然,最為投資者關注的是,跟蹤其足跡,我們能從中淘到金子嗎?

中小板和電子行業最受寵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十大百億私募共計調研了343家(含重復,下同)上市公司。其中,淡水泉投資調研最為勤奮,多達65家;其次為博道投資、朱雀投資、景林資產、重陽投資以及六禾投資,調研數量均在30家以上;從容投資、盈峰資本、展博投資和理成資產也均超過20家。

記者梳理發現,百億級私募對中小板公司格外青睞,多達172家被調研,占上半年十大百億級私募調研總數一半;其次是主板公司,達91家;最后是創業板公司,也有80家。

不難發現,百億級私募的調研路徑與各板塊指數漲跌幅趨于同步。中小板公司調研數量最多,中小板指在今年上半年乘風破浪,漲幅最高,上漲7.33%;其次是主板公司,與之對應的上證指數上半年上漲2.86%;而創業板公司數量最少,創業板指上半年以下跌7.34%收尾。

若從行業來看,電子行業當之無愧最受百億級私募偏愛,調研公司數量達65家;其次是醫藥生物和計算機行業,分別達到49家和33家;而其他行業公司均在30家以下。

回看2017年上半年,電子行業龍頭白馬跟隨著“漂亮50”走出了一波行情。

國信證券在中期投資策略報告中就談到,在國家政策和產業資金的大力扶持下,中國電子產業從“跟跑者”到“并跑者”正逐漸向“領跑者”角色轉變,在這個過程中持續醞釀著巨大的投資機會。龍頭白馬股將從持續優先受益,并給予行業“超配”評級。

無獨有偶,中信建投在中期報告中也給予電子行業“買入”評級。其認為,下半年,蘋果產業鏈仍是值得關注的重點。據記者統計,十大百億私募上半年共調研了26只蘋果概念股,其中21只屬于電子行業。

重復調研個股近七成上漲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前述343家公司中,其實有67家上半年被重復調研,其中包括多家百億級私募都曾調研,也包括一家百億級私募重復調研。

統計結果顯示,一心堂、海康威視是其中受調研次數最多的,上半年均被調研11次。就一心堂而言,這11次調研中,淡水泉投資占了5次,朱雀投資、博道投資和理成資產各占2次;與此同時,海康威視亦如此。

另外,歌爾股份、森馬服飾、美的集團、匯川技術、歐普康視、榮泰健康、偉星新材、京東方A、安潔科技和尚品宅配,被重復調研的次數均在5次及以上。

那么,這些被百億級私募“看了又看”的個股漲幅到底如何呢?

記者統計顯示,這67只個股中,有44只上半年累計漲幅錄得正收益,占比接近66%;拋開11只次新股,錄得正收益的個股數量也超過一半。

具體來看,除去次新股,海康威視上半年累計漲幅最大,達106.60%;其次是大華股份、偉星新材、美的集團、索菲亞和安潔科技,累計漲幅也均超過50%;歌爾股份、京東方A、建投能源等近10只個股的漲幅均在20%以上。

百億私募調研后三大動向


1513561865111288.jpg


既然總體漲幅比較理想,那么這些百億級私募到底有沒有下手呢?

答案當然是肯定的。記者梳理發現大致可分為三類:

第一種是已經重倉,繼續調研。比如歌爾股份,淡水泉投資的“老相好”,其進駐歌爾股份前十大流通股東可追溯到2014年四季度,淡水泉精選1期持有歌爾股份1296.81萬股,到今年一季度末,淡水泉旗下有3只基金均持有歌爾股份,合計持有5112.10萬股,占到歌爾股份流通股的4.03%。對于“老相好”,淡水泉投資一直在持續關注,今年上半年就調研了2次。

第二種是已經重倉,調研加倉。比如思創醫惠,博道投資在去年四季度新進前十大流通股東,持有該股289.94萬股,占流通股的1.14%。今年1月19日,博道投資對思創醫惠進行調研。據思創醫惠一季報,截至3月末,博道投資持股量上升到327.94萬股,占到流通股的1.20%,這也就意味著博道投資在一季度加倉38萬股。不過,二級市場上思創醫惠的表現卻并不如意,從其調研后至6月末跌幅達到13.05%。

第三種則是未進前十,調研進入。比如說中材科技,淡水泉投資在去年12月末還未進入前十大流通股東,今年3月16日淡水泉投資對其進行調研。根據中材科技一季報顯示,淡水泉投資旗下精選1期產品為新進前十大流通股東,持股達186.18萬股,占流通股比例達1.08%。二級市場上,一季度期間,中材科技漲幅達11.95%,二季度雖然經歷了一波下跌,但在二季度最終仍以正收益收官。

眾所周知,百億級私募“大咖”的調研動向,一直是市場關注的焦點,特別是他們在同一段時間都調研的公司。

 

從《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的近期私募投研人士調研精華來看,重陽投資和盈峰資本都有基金經理去調研了海康威視,展博投資的基金經理陳俊斌、博道投資王曉瑩都去調研過榮泰健康。但不管是單獨“大咖”還是多位“大咖”調研,海康威視、歌爾股份和榮泰健康尤為受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