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第一次降準資金將于明日(1月15日)實施,釋放的資金量規模可觀,但月中稅期高峰、央行流動性工具到期等會在一定程度上暫時“凍結”降準資金;下次降準時,春節前取現高峰也會同步起到對沖的作用。春節前,流動性雖有望總體保持平穩,但仍可能出現短期局部波動,資金利率難以延續年初低位運行態勢,或將小幅上行。
根據央行先前公布的安排,1月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將分兩次實施,其中,2019年1月15日和1月25日分別下調0.5個百分點。同時,2019年一季度到期的中期借貸便利(MLF)不再續做。
央行有關負責人透露,此次降準將釋放資金約1.5萬億元,加上即將開展的定向中期借貸便利操作和普惠金融定向降準動態考核所釋放的資金,再考慮今年一季度到期的中期借貸便利不再續做的因素后,凈釋放長期資金約8000億元。
第一次降準將在明日實施,預計可釋放流動性數千億。如此大規模低成本長期限流動性釋放,對流動性供求格局的影響自然不容忽視。不過,月中稅期高峰、央行流動性工具到期等會在較大程度上暫時“凍結”降準資金,從而熨平流動性波動。
1月15日是1月納稅(費)申報截止日,按以往經驗,當日也是財政收稅高峰期。由于是季度首月,企業預繳上季度所得稅等稅款,1月份也是傳統的稅收大月,高峰期稅收走款規模不小。2018年數據顯示,當年1月份財政存款增加了9809億元,這是財政收支相抵后的數據,單考慮財政收入,當月收稅規模應超過了1萬億元。考慮到中央大力度實施減稅降費舉措,本月財政存款凈增量可能有所減少,但月中收稅規模預計仍將達到數千億元甚至上萬億的規模。
同時,1月15日還有3900億元MLF到期,央行已宣布2019年一季度到期的中期借貸便利(MLF)均不再續做。
綜合來看,財政收稅疊加央行流動性工具到期,可在一定程度上對沖15日降準形成的一次性流動性釋放,預計流動性不會出現過度充裕的局面。
往后看,1月下旬那次降準釋放的資金量可能會更多一些,并且預計央行還將開展TMLF操作、實施普惠金融定向降準動態考核,但屆時流動性擾動因素也更多。今年春節靠前,春節前取現高峰將隨著春運開始而到來。據了解,2019年春運是從2019年1月21日(臘月十六)開始,到2019年3月1日(正月廿五)結束。這一段時間,將是春節取現高峰期。春節前,商業銀行現金投放規模均在數萬億元級別。即便屆時降準、TMLF加上普惠金融動向降準相機實施,投放的資金量會超過1萬億元,但也很難完全抵消春節取消的影響。
由此可見,雖得益于央行前瞻的安排,今年春節流動性出現大幅波動的風險很小。但銀行體系流動性仍可能存在一定缺口,央行公開市場操作仍有發揮作用的機會。1月14日,央行重啟了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實施凈投放200億元,有助于進一步穩定市場流動性預期。春節前,流動性并不會過度充裕,資金利率或小幅上行。春節后,流動性顯著改善和資金利率大幅回落則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