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免费观看电视剧大全在线/免费av大全/国语自产少妇精品视频蜜乱/一区日韩在线 - 2014天堂网

資管新規配套細則落地 機構預測債市邏輯生變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資管新規”細則落地,旋即引發了固收圈關注。

  有分析指出,監管調整下債市邏輯將逆轉,對信用債有一定利好而利率債則會承壓。

  7月23日,經歷了上周五的大幅調整后,國債期貨全天仍偏弱震蕩,收盤漲跌不一。10年期國債期貨T1809合約收跌0.08%、T1903合約收漲0.31%;5年期國債期貨TF1809合約收跌0.03%。

  “目前資管新規細則出臺對債市形成利好,一方面長期利率債進入震蕩期,另一方面信用債券市場被激活,成交量和利率都有了積極反應,信用利差出現回落。”7月23日,華創證券固定收益部副總經理周文淵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期債震蕩調整

  7月23日,國債期貨維持震蕩調整。當日銀行間現券收益率亦窄幅波動,10年國開活躍券180205收益率上行1.54BP報4.185%,10年國債活躍券180011收益率上行0.24BP報3.515%。

  事實上,在上周五資管新規放松傳聞的影響下,期債亦出現大跌。

  當日,10年期國債期貨T1809合約大幅收跌0.75%,創下近一年半最大單日跌幅,而主要利率債收益率也出現回升,10年期國債活躍券180011收報3.515%。

  “利率債的確遇到壓力。一方面有貿易戰避險的原因,另一方面則是經濟數據的不景氣。”北京某私募機構債券交易人士表示。

  華創證券研報指出,資管新規配套細則考慮了目前監管壓力過大對實體企業融資和投資者風險偏好造成的負面影響,通過放松過渡期內針對非標的監管要求來緩解企業的融資渠道荒問題。由此利率債面臨著資金向非標和信用債分流的壓力、流動性環境難以進一步寬松和宏觀數據下行預期減弱的壓力。

  在利率債承壓的同時,不少機構人士給出了看好信用債機會的觀點。

  “資管細則對信用債偏利好,從去年年初到現在,市場一直處于流動性寬松,但是信用很緊的狀態。配套細則的落地則傳遞出寬信用的信號,是希望信用能夠寬松一些,處理存量債務問題。這就會導致信用率差或進一步收縮,因此相比于利率債,信用債的機會更明確。”聯訊證券董事總經理李奇霖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今日市場對資管新規整體反映正面積極。股市銀行地產板塊大幅上漲,債市信用債收益率出現明顯下降,成交趨于活躍。利率債由于前期漲幅需要時間消化,近期出現震蕩,利率整體保持穩定,信用債明顯走強,央行政策初步達到預期效果。”周文淵表示。

  信用債壓力猶存

  不過,從目前市場交易情況來看,信用債整體回暖并不十分明顯。

  “從現在來看信用走強不太明顯,不過從上周五開始其實信用債就已經有一點零星的買盤,今天來看買盤也可以,但主要還是集中在城投債。”李奇霖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事實上,此前央行曾下發窗口指導,向一級交易商額外提供中期借貸便利(MLF)資金,用于支持貸款投放和信用債投資。其中,對于信用債投資,央行對AA+及以上評級按1:1比例給予MLF,AA+以下評級按1:2給予MLF資金。

  在此影響下,信用債成交自上周出現一定回暖,7月23日,信用債成交收益率亦較前一日估值有所降低。

  不過,信用債走強的結論在不少交易人士看來依舊存在分歧。

  華創證券研報指出,中低評級的信用債投資需求改善,主要依賴監管引導融資渠道的恢復和投資者信心的回升。

  “問題是目前信用風險依然存在,即使央行放水,注入流動性,垃圾債還是沒人敢買,所以對信用債整體回暖的結論仍為時尚早。從成交情況來看,目前機構也只是增配城投債。”前述機構人士認為。

  “信用債回暖是否形成趨勢還不確定,但對市場情緒有一定利好。之前市場上因為避險情緒很重,對信用債完全沒辦法增配,市場風格固定后就形成機制了,對信用債需求減弱。資管新規細則提出老產品可以投一些新資產,所以這兩周信用債的需求會有增強。目前來看只能說有一定的回暖。”李奇霖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周文淵表示,由于去杠桿趨勢未變,預計短期信用債回暖和風險偏好上升的市場預期會維持。中期來看,市場流動性寬裕,在信用利差和期限利差修復到一定程度后,資金會再度回流利率債品種。

  從買方的觀點來看,目前債券市場的信用風險仍需重點關注,對低評級債券十分謹慎。

  “信用風險防范依然是今年的重點。短期來看,在金融監管政策逐步落地的過程中,融資渠道收縮,風險偏好下降,信用風險的釋放尚未結束,整體的配置機會仍需等待。”7月23日,北京某大型公募基金固收總監指出。

  事實上,由于今年上半年逐漸爆發的違約事件,債券基金的表現亦受到一定影響。數據顯示,目前存續的1215只債券型基金中有65%的基金今年二季度凈值增長率低于一季度。

  這背后即是信用債集中違約導致的基金風險偏好降低,在配置也更傾向于高等級債券以及利率債。

  “考慮政策的結構性影響,信用債空間或好于利率債。配置上,相對看多長端利率債和中等評級信用債。國內貨幣和金融監管政策的調整,從政策目的看將促使國內融資改善和財政支出增加,對利率債或構成一定壓力。”博時基金首席宏觀策略分析師魏鳳春指出。